據了解,冀州古城恢復改造項目,占地面積約5000畝,概算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突出“漢之魂、水之韻”的特色風格,進行古城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旅游復合地產綜合性開發,以恢復漢式風格建筑為主體,建造一座與漢文化融為一體的漢文化水城。
據冀州市委書記劉全會介紹,從今年開始,按照河北省統一部署,冀州進入城鎮建設上水平的新階段。他們將搶抓衡水湖保護開發上升為省級戰略、大廣高速開通,邯黃鐵路、邢衡高速等多條交通干線建設的重大機遇,以建設低碳生態新型中等城市為目標,做好恢復古城區、改造舊城區、打造新城區3個板塊,推動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四城同創”工作 。通過3年努力,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環境優美、繁榮發展的冀東南濱湖文化名城。
據介紹,該市將投資20億元,打造以“釋道安寺”為龍頭的華北平原獨一無二的集宗教、旅游、休閑、度假、餐飲、會議、居住于一體的大型陸地及水上漢式建筑群。并對位于主城區的老農貿市場進行開發改造。另外,還將對現有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在106國道以東、冀棗路以北新城區建設教育園區。目前,項目正在規劃設計中,預計今年10月份開工建設。
天下九州,冀州為首;夏鑄九鼎,冀鼎最重。河北省簡稱“冀”出于此。上古時期,禹劃野分州,冀州列為九州之首。冀州自古儒風昌盛,人杰地靈。“頭懸梁、自勤苦”的孫敬,北燕國君馮跋、馮弘,北魏女改革家馮太后,東晉著名高僧釋道安等歷史文化名人都出自冀州。“崇文重商、大氣謙和、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九州之首精神源遠流長。(來源:《中華建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