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的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水平要力爭達到48%以上。”《四川省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這一城鎮化的五年目標。
目標確定,重在落實。在日前召開的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楊洪波作的題為《堅持科學發展觀引領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努力開創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以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為主線,確保“十二五”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更好更快發展的目標任務,他指出,推進新型城鎮化,是促進投資和消費雙增長的重要引擎,是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增強區域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城鄉發展質量的戰略取向;是“促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必須從全局高度深刻認識全省“十二五”時期這一重大戰略任務,認真做好新型城鎮化這篇大文章。
完成2015年城鎮化水平達48%的目標,全省城鎮化率年均需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5年將增加600多萬城鎮人口,全省城鎮人口將達到4000萬人左右。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萬億元,建筑業總產值完成近3萬億元;設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4平方米,縣城達到10平方米;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縣城達到40%;設市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90%,縣城民用燃氣普及率達到50%;設市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均達到8平方米以上。完成這些目標任務,對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為完成上述目標任務,該省提出突出重點、多措并舉、確保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新突破的基本思路。今年,要以進位趕超、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確保“十二五”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取得良好開局,并著力抓好五項工作:
堅持科學規劃,引導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一要加強規劃銜接工作,認真抓好城鄉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協調好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和區域性基礎設施布局等重大事項,建立層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的規劃體系。二要及時啟動新一輪城鎮規劃修編工作,加快省域城鎮體系規劃修編和“四大城鎮群”區域規劃編制工作,科學有序開展城鎮規劃編制特別是做好區域中心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抓好“十二五”新一輪城鎮近期建設規劃的編制,進一步提高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覆蓋率,探索覆蓋市、縣全域的總體規劃編制,將城鎮體系和村鎮體系分別納入市、縣總體規劃,縣城和3萬人口以上的鎮都要按城市進行規劃建設。三要抓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編制,3月底形成初步規劃成果,5月底完成規劃任務。
優化空間布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體系。推進新型城鎮化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以大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為依托、大中城市為骨干、小城鎮為基礎,加快培育四大城鎮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要大力發展區域性中心城市,增強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著力完善功能,提高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要以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提高城鎮發展質量。一要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鎮交通、電 力、通信、供水、供氣、防洪等基礎設施水平,大幅提高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能力,加快城鎮教育、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努力發展公共交通,實施公交優先戰略。二要加快構建符合省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住房體系,不斷提高保障性住房在全省住房供應中的比重,尤其是要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加快解決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居住困難問題。三要堅持節約集約發展,加強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工作,倡導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四要加強城鎮管理,提高城鎮在集聚生產要素、促進產業發展以及吸納就業人口等方面的綜合承載能力。五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平臺,通過政府投資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城鎮建設,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元化城鎮投融資體制。
加強產業支撐,聯動推進城鎮和產業發展。要把工業化和城鎮化統籌起來,按照工業化推動城鎮化、城鎮化促進工業化的工作思路,以城鎮群為依托統籌區域城鎮體系和產業發展布局,著力打造城鎮群、培育產業集群。要以城鎮為載體統籌城鎮規劃建設和產業園區發展,根據城鎮總體規劃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將各類產業園區納入城鎮規劃區范圍進行布局,統籌中心城區與產業園區配套發展,聯動推進城鎮新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引導工業企業向城鎮集中、向園區集中,使產業園區成為城鎮空間拓展和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同時,要支持重點小城鎮特色工業集中區建設,充分利用小城鎮連接城鄉的區位特點和協同城鄉的分工特點,促進城鎮技術資金與農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良性互動與優化配置。(來源:《中國建設報》)
改革創新制度,消除城鄉二元政策體制障礙。要改革創新制度,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積極推動戶籍制度、勞動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落戶條件,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發揮重點小城鎮的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入城鎮居住和創業,就近轉為城鎮居民;大力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的整體素質和勞動技能,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實現城鄉勞動者公平就業、自由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