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中國建筑業協會法律服務工作委員會、建筑時報社、廣西建筑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廣西同望律師事務所、廣西建設法學研究會、廣西同望應用法學研究院、廣西建工集團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民法典的施行對建筑業的影響”研討會,在廣西南寧隆重召開。
中國建筑業協會法律服務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太祥,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孟勤國,中國建筑業協會法律服務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余凱凱、黃強光,副秘書長孫賢程,以及全國建設工程法學理論與實務界的專家、學者、法官、律師,施工企業高管、法務等260余人參加研討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廣西法制日報社社長韋軍,廣西建筑業聯合會會長黃大友,廣西壯族自治區律師協會副會長黃財基到會致辭。
上午9時許開始的開幕式結束后,陳太祥首先發表了題為《新形勢下建筑業企業法務工作亟待關注的若干問題》的講話,指出當前建筑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新形勢和新挑戰,建筑業企業法務應強化政法研判與風險識別,推進法治建設戰略化發展,完善體系與管理制度建設,提升人才體系與業務支撐,增強重難點領域風險防控,拓寬知識產權管理護城河,著力降低糾紛與案件存量,積極為建筑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建筑業協會法律服務工作委員會作為中國建筑業協會的分支機構,以“為建筑業提供法律支撐,助推建筑業健康發展”為宗旨,圍繞“擴大影響、拓展業務、服務會員、推動立法”為指導思想,為建筑業發展提供五個方面的專業支撐和服務,一是提供行業內具有權威性的法律咨詢服務;二是提供行業內具有高質高效的糾紛調解服務;三是提供行業內具有公正性的仲裁咨詢服務;四是提供行業內具有前瞻性的業務培訓服務;五是提供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法治宣傳教育。
圖為陳太祥在發表講話
緊接著,孟勤國做了《民法典擔保物權的變化與意義》的專題講座。孟勤國教授高屋建瓴,提出擔保物權應理解為“擔保物的權利”,其本質是優先受償權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物權,《民法典》只是“暫時棲身于《民法典》物權編”的觀點。指出此次擔保物權的修改既有制度層面的根本變化,又有操作層面的細節完善,對維護交易秩序、促進交易發展等將發揮重要積極作用。在1小時30分鐘的講座中,孟勤國教授還深入淺出講解了民法典擔保物權相關重點條款的立法宗旨與理解適用。
圖為孟勤國在授課
下午仍然是座無虛席。深圳建設工程國際仲裁院院長王先偉的《法律+造價對施工行業的作用與影響》,中國建筑業協會法律服務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黃強光的《建設工程造價改革的法律觀察與思考》,浙江理工大學經濟法研究所研究員、浙江省法學會工程建設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余衛的《建設工程合同無效折價補償規則的特殊性及其完善》等3個專題演講首先鋪開。
下半場,廣西建設法學研究會會長、廣西建工集團五建公司執行總經理陳永的《民法典背景下施工企業的合規管理與發展》,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浙江省法學會工程建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魏迪的《從民法典與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二看建筑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等演講依次進行。
圖為陳永、魏迪在發表演講
聽完4個小時的嘉賓演講后與會人士感到意猶未盡,陳太祥、余凱凱、余衛、陳永、魏迪、黃強光等人同大家又就合同效力、工程價款結算等多個問題開展了歷時50分鐘的深入交流探討。
圖為交流現場
本次研討會還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論文200余篇。經篩選,會議將其中的30余篇優秀論文集結成冊印發贈閱。
陳太祥在總結階段表示,本次研討會流暢有序,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理論高度、視野闊度和司法實務技能都十分到位,是一場建筑業法務工作者和工程法律專業律師十分難得的交流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