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北京工業大學 趙雪峰
1、引言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BIM帶來的利益與優勢,許多大型企業都已經建立了BIM中心,但也有很多企業對BIM的認知較淺,對是否建立BIM中心,建立BIM中心后能否帶來長遠利益等問題存在疑惑。
BIM中心的建立是實現項目統籌管理,滿足社會需求,符合國家政策的,是BIM發展史上的重要一步。建立BIM中心,提高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整合現有的資源,真正的實現信息共享,將BIM應用到建筑全壽命期范圍。
對施工企業BIM中心的發展流程,從要不要建立、如何建立、建后如何管理、如何評價做出系統的研究,幫助施工企業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有利于施工企業的系統化發展,使BIM這項新技術能夠真正的應用于建設項目,實其更深層次的應用價值。
對施工企業BIM中心的建設管理模式與評價制度研究,是為了緊跟市場發展的腳步,輔助市場合理有序的發展,有利于BIM技術給市場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出BIM發展的原則之一是:企業主導,需求牽引,發揮企業在BIM應用中的主體作用,聚焦于工程項目全生命期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通過BIM應用,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和綜合效益。因此,對指導施工企業建立BIM中心的決策因素、構成要素分析,管理機制研究,評價體系建立的研究,發揮企業在BIM市場中的積極作用,符合國家的政策方向,繼而實現落地。
2、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
2.1 國外有關發展現狀及水平
BIM在國外的發展已經基本普及并廣泛應用。發展至今,美國大多建筑項目已經開始應用BIM,BIM的應用點也種類繁多,而且存在各種BIM協會,也出臺了各種BIM標準,早在2012年,BIM在美國建筑工程行業的應用率已達到70%以上。英國的BIM在政府強制性措施的執行下,發展也很迅速,也已經完成了相關標準的制定。2010年新加坡公共工程全面以BIM設計施工,要求2015年所有公私建筑以BIM送審及興建。
BIM在日本的發展更多是企業自身的選擇和需求,對BIM的應用,日本在早期就意識到BIM是多軟件多專業的協調合作,故日本根據自己已有的技術及自身的需求,在BIM中心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韓國在運用BIM技術上十分領前。早在2010年1月就已經在建筑和土木兩個領域上制定了BIM的應用指南,作為指導開發商、建筑師和工程師在采用BIM技術時必須注意的方法及要素。在發展戰略里也明確指出,將對BIM中心管理作為其戰略之一。
2.2 國內有關現狀及發展水平
根據國家在2012年1月,住建部印發的“關于2012年工程建設行業標準規范制定修訂計劃的通知”,中國BIM標準制定工作已經正式啟動。其中涉及到BIM模型應用標準、存儲標準、交付標準、分類與編碼標準等,其模型應用標準,邀請了業內相關軟件廠商、設計、施工等多家單位參與課題研究,稱之為“千人千標準”模式。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主編的兩本核心國家BIM標準《建筑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建筑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的編寫工作已接近尾聲。北京市地方標準《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設計標準(DB11/1063-2014)》也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實施。
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增設BIM的相關課程,注重BIM人才的培養,也有相關的BIM等級考試,2015年9月22日中國建設教育協會發文《關于在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內開展BIM應用技能考評相關工作的通知》確定了BIM應用技能的考評分“BIM建模”、“專業BIM應用”和“綜合BIM應用”三級。
現如今在國內,有許多的BIM中心與實際工程項目相接軌,改變著原來主要由設計方使用其進行3D建模、碰撞檢查等的傳統模式,現在業主、施工方等整個建設項目的參與方都在嘗試著使用BIM這項新型的技術。也建立了一些針對建設項目設計方、施工方等參與方在鋼結構、幕墻結構等結構方面的BIM中心,但是對這些不同參與方、不同專業的BIM中心建設管理與評價系統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
2.3 發展趨勢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2011-2015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提出的,將BIM作為設計和施工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核心技術,促使BIM成為了現在建設項目業主、設計者、施工者等參與者的交匯點,將建筑行業帶進了3D甚至是4D、5D的發展高潮。2015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年末,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到2020年年末,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新立項項目、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新立項項目,在勘察設計、施工、運行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確定了BIM發展的明確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建立BIM中心對BIM進行系統的管理,疏導對BIM中心呈觀望的企業,給予其進行建立BIM中心的指導意見,才能更加的有利于BIM在建筑業市場應用與推廣。BIM技術在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幕墻結構等復雜結構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營維護階段等的應用工程實例有很多,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BIM的發展已經到了該思考如何對BIM中心進行整體管理的階段。
3、施工企業BIM中心建設的七個問題
3.1要不要建BIM中心
BIM中心是一個常設機構,除了需要合適的人才儲備外,還需要硬件、軟件、網絡和制度的配套。另外還需要可持續的業務量。在企業規模和業務量不夠多時,可以考慮尋求外部專業BIM咨詢服務,或者有項目時抽調熟悉BIM的工程師形成動態虛擬組織完成工作。
3.2 BIM中心建在哪一級、歸屬什么部門
大型施工企業往往可以分為集團級、公司級和項目級,中小型施工企業可以分為公司級和項目級。一般而言,集團級和公司級會設立BIM中心,項目根據重要程度和是否過程應用決定了是否有常設的BIM組織。
BIM中心在企業內部的層級和歸宿也是多種多樣。有由副總直接牽頭管理的,更多的是由公司總工負責,設立在總工辦、技術部或者質量安全部。還有些設立在信息中心或者技術中心下面。我接觸的企業中,有一家是把BIM中心設置在實驗室下面。
3.3各級BIM中心如何聯動協同
企業各級BIM中心相互依存,聯動協同。一般而言,集團級和公司級做好整體規劃,制定技術標準和規范流程,形成企業資源庫。項目如果只是點狀應用,只用具備用模能力即可,大量的建模和分析工作在企業BIM中心完成。項目如果是過程應用,就需要集團或者公司BIM中心指導成立BIM中心(小組)。
3.4 BIM中心人員構成
BIM中心人員的專業構成一般而言需要覆蓋建筑、結構、水暖電、概預算等專業,同時應有一個有管理經驗的帶頭人。對于展示有要求的企業,還應該配置一個對于視頻表現或者VR比較熟悉的人。如果規模足夠大,還應配備一個屬性硬件、軟件、網絡等功能的IT技術人員。
3.5 BIM中心硬件、軟件、網絡件、培訓件、制度件如何建設
![]() |
圖1 培訓和BIM應用能力關系圖
BIM中心硬件、軟件、網絡件往往已經談的很多了,我就不再贅述了。值得指出的是,這些都應該基于企業業務范圍、規模和BIM中心的整體規劃逐步完善,不用貪大求全,做到以我為主,需求驅動。
培訓件、制度件作為軟性指標,其重要性容易被忽視。一個長期、有計劃的培訓計劃對于BIM中心的充分發揮作用至關重要,要不然很多的投入就會成為擺設。沒有持續學習的精神和計劃,很容易就走下坡路,如圖1所示。制度對于留得住人,用得好人非常重要,特別是BIM人才在市場上非常緊俏,合理有效的制度對于BIM中心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
3.6 BIM中心內外部運行機制
BIM中心一般規模不大,內部運作機制相對簡單,大型的BIM中心往往會根據專業分組,也有采用矩陣式管理的。BIM中心和企業內部其它組織的互動關系非常重要。有的BIM中心承接企業內項目是按照一個相對優惠的價格,有的不收費,只計入部分產值。還有一些將BIM中心完全實體化,甚至成立獨立的公司,獨立結算,自負盈虧。
3.7 BIM中心如何評價、考核
BIM中心建設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很難一蹴而就,而且在早期,以投入為主,因此BIM中心的評價考核應著眼長遠、著眼公司整體戰略,評價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
4、結束語
整體而言BIM是建筑業的一項新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作為BIM整體策劃實施載體的BIM中心更是五花八門、異彩紛呈。如果沒有理智和清晰的頂層設計,BIM中心建設很容易落入盲目投入、重復建設和混亂管理的泥潭。認真思考BIM中心建設中的這些問題,會使BIM中心建設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更能發揮對企業發展的支撐甚至是引領作用。